一、常見故障排查
信號異常
可能原因:
光源強度不足。
光纖連接問題。
光譜儀參數設置不當。
樣品室或光路污染。
探測器故障。
解決方法:
檢查光源狀態,更換老化燈泡或調整功率。
清潔光纖連接器,重新插拔確保牢固;檢查光纖是否斷裂。
調整積分時間和靈敏度參數。
使用無塵布和酒精清潔樣品室窗口和光路元件。
聯系廠家檢測探測器,必要時更換。
光譜失真或分辨率下降
可能原因:
光柵或準直鏡臟污。
光學元件損壞。
溫度/濕度波動。
軟件校準錯誤。
解決方法:
用壓縮空氣或專用鏡頭紙清潔光柵和準直鏡。
檢查光學元件完整性,更換損壞部件。
控制環境溫濕度,使用恒溫恒濕箱。
重新進行波長校準。
系統穩定性差
可能原因:
外部振動。
電源不穩定。
樣品室氣流不穩定。
解決方法:
將儀器放置在防振臺上,遠離空調、風扇等振動源。
使用穩壓電源或UPS,確保電壓穩定在220V±5%。
封閉樣品室,減少氣流干擾。
軟件故障
可能原因:
通訊線接觸不良。
軟件兼容性問題。
數據處理參數設置錯誤。
解決方法:
檢查并重新插拔通訊線,確保連接牢固。
更新軟件至最新版本,或聯系廠家獲取兼容版本。
調整數據處理參數。
二、維護要點
日常清潔與保養
光學元件:每周用壓縮空氣吹掃光柵、準直鏡和探測器窗口,避免劃傷。
光纖連接器:每月用酒精棉球清潔連接器端面,防止氧化。
樣品室:每次使用后清理殘留樣品,避免腐蝕窗口材料。
定期校準與檢測
波長校準:每季度使用標準光源驗證波長準確性,偏差超過±0.5nm需重新校準。
光強校準:每半年用標準參考板校準光強響應,確保線性度符合要求。
性能檢測:每年聯系廠家進行全面檢測。
環境控制
溫濕度:保持環境溫度20±5℃,濕度≤60%,避免冷凝水形成。
防塵:在潔凈室內使用,或配備無塵罩,減少灰塵進入光路。
防腐蝕:避免在含腐蝕性氣體的環境中使用。
操作規范
開機順序:先開電源,再啟動軟件,最后加載樣品;關機順序相反。
樣品處理:避免使用強酸、強堿樣品,防止腐蝕樣品室。
數據備份:定期導出測量數據,防止軟件故障導致數據丟失。
備件管理
儲備常用備件,確保故障時快速更換。
記錄備件更換時間,提前計劃更換。